基本信息
临时抱佛脚
发音:lín shí bào fó jiǎo
简拼:lsbfj
类型:贬义成语
结构:偏正式成语
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仓猝应付。
出处:唐·孟郊《读经》诗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黄经。”
解释:原意为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临渴掘井之意。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“临时抱佛脚”。
示例:每次临时抱佛脚的时候,佛总是给我一脚。
宋朝时期,王安石与客人闲谈,偶然谈到佛经,他感慨地说:投老欲依僧,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。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。王安石不悦,那人说古诗对谚语,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,急来抱佛,头脚相对。
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黄经。经黄名小品,一纸千明星。 曾读大般若,细感肸蚃听。当时把斋中,方寸抱万灵。 忽复入长安,蹴踏日月宁。老方却归来,收拾可丁丁。 拂拭尘几案,开函就孤亭。儒书难借索,僧签饶芳馨。 驿驿不开手,铿铿闻异铃。得善如焚香,去恶如脱腥。 安得颜子耳,曾未如此听。听之何有言,德教贵有形。 何言中国外,有国如海萍。海萍国教异,天声各泠泠。 安排未定时,心火竞荧荧。将如庶几者,声尽形元冥。
指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“临时抱佛脚”。
原意为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临渴掘井之意。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“临时抱佛脚”。
临渴掘井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