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逸群之才

发音:yì qún zhī cái

简拼:yqzc

类型:褒义成语

结构:偏正式成语

用法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
出处:汉·徐干《中论·虚道》:“故君子常虚其心志,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才,加乎众人之上,视彼犹贤,自视犹不足也。”

解释:逸群之才: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。

示例:弦口中所言星君,正是身侧那长得魁梧的男子,一看便知是位逸群之才。

人之爲德,其犹器(原作"虚器",据《治要》删)欤?器虚则物注,满则止焉。故君子常虚其心志,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才加乎衆人之上,视彼犹贤,自视犹不足(《治要》作"不肖")也。故人愿告之而不厌,诲之("而不"下五字原脱,据《治要》补)而不倦。《易》曰:"君子以虚受人。"《诗》曰:"彼姝者子,何以告之?"君子之於善道也,大则大识之,小则小识之,善无大小,咸载於心,然後举而行之。我之所有,既不可夺,而我之所无,又取於人,是以功常前人,而人後之也。故夫才敏过人,未足贵也;博辩过人,未足贵也;勇决过人,未足贵也。君子之所贵者,迁善惧其不及,改恶恐其有余。故孔子曰:"顔氏之子其殆庶几乎?有不善未尝不知,知之未尝复行。"夫恶犹疾也,攻之则益悛("益"上《治要》有"日"字,疑"益"字衍),不攻则日甚。故君子之("之"字原脱,据《治要》补)相求(《意林》作"见")也,非特(《意林》作"但"。 徐湘琳曰:"《汉魏丛书》本'特'作'持',当误。"按程本作"特",《四库全书》本同)兴善也,将以攻恶也。恶不废则善不兴,自然之道也。《易》曰:"比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。"隂长阳消之谓也。

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。

逸群之才: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。

与逸群之才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