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刊之论释义

时间: 2016-08-29 点击: 1881 次

刊:削除,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有错误就削去。指正确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论。

天下之事,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,或败于富贵安乐之际,理无可疑也。苏秦其所成就,虽不足道。使其有二顷之田,其能佩六国相印乎?又况于为天下者哉。故中兴难于创业,是谓不刊之说。宣帝、光武所以独称于汉者,以二君俱起于民间耳。董敦逸,吉之永丰县村落人。哲庙时,为吏部侍郎。招乡人之寓太学者,以训童稚。童稚业不精进,董责之。自言“幼入上庠,甘荠盐者凡几年。今汝若此,何以有成邪?”其乡人答曰:“公言过矣。侍郎乃董十郎儿,贤郎乃董侍郎儿。以此校之,固相什伯矣。”予尝爱其言有理。古语有之:“其言虽小,可以喻大。”董起白屋,父行第十。

刊:削除,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有错误就削去。指正确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论。

本周点击量最多的成语

雕虫小技
雕:刻;虫:鸟虫书。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;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。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。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。
舍本逐末
抛弃根本的;而在小事上下功夫。

大家正在搜的成语

守株待兔
比喻死守狭隘经验;不知变通;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。
吃苦耐劳
耐:禁受得住。能过困苦的生活,也经得起劳累。